在惠民县清河镇梅集社区坯子张村的蔬菜大棚内,张发涛正和农户们在棚内对快要成熟的农作物做着最后的整理工作,再过半个月,这个村的西红柿、甜瓜、西瓜就要集体上市了。
张发涛说:“现在村里有200多亩土地,已发展一百多个蔬菜大棚,主要种植西红柿、西瓜、甜瓜、茴香等各种蔬菜瓜果,以满足各大蔬菜超市供求。”
农产品不愁卖,主要是依靠村里的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。今年36岁的张发涛大学毕业后,放弃在外工作的机会,决定回乡创业,带领村民们发展蔬菜种植。
“当时回到农村,看到老百姓卖菜比较难,卖菜比较愁,菜种出来卖不出去,比较愁的慌,我大学毕业之后也正好学的这个蔬菜种植这个专业,我就带领他们上寿光大型蔬菜种植基地参观、学习,经过一系列的学习和考察,回来之后老百姓的信心也足了。”张发涛说。
通过种种举措,村里的老百姓信心足了、人心也齐了,张发涛也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。在他的带领下,村里的蔬菜大棚连成了片,规模化种植逐渐形成。但是种植规模扩大了、产品质量提升了,如何拓宽销售渠道,进一步扩大合作社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、促进群众增收成了张发涛面临的又一考验。
张发涛说:“成立合作社以后,我们开始跑超市,与超市签订订单型蔬菜,然后跑蔬菜市场,邀客户来我们村收菜,不收取任何费用,我们还通过互联网,拼多多、淘宝等平台,发展蔬菜套装礼盒,来开发我们村里蔬菜销路,这样我们村里的销路就一下子打开了,把老百姓的那种种出菜来卖不出去的难题解决了。”
“自从成立了合作社,水果啥的都不愁卖了,卖的价格也好了,生活都提高了,小日子都越过越好啊。”村民张延平说。
现在的坯子张村在张发涛的带领下,已经与附近乡镇的大型超市签订了供货协议,搭建了蔬菜、水果销售的“农超对接”平台,同时形成了源头直采保供模式,在稳定销售价格的同时,有利于超市控成本、稳价格,进一步稳定市场秩序。
张发涛说:“目前我们村里销售网络已达到全国各地,主要有上海、天津、北京等大中型城市,也与当地各大超市签订订单型蔬菜种植,目前我们村里的蔬菜销售网络很广,蔬菜有很好的发展种植优势。”
在张发涛的带领下,一个个大棚让老百姓的腰包逐渐鼓了起来,过去一贫如洗的坯子张村已经变成一个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专业村,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正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生根发芽,这也更加坚定了张发涛继续发展蔬菜种植的决心和信心。
“作为新时代青年,我将坚持把蔬菜产业作为我们村的首选,持续做大做强。抓好技术服务、科研和销售体系建设,提高蔬菜生产专业化、规模化、标准化,结合我们村的优势,发展‘多样化蔬菜’和‘订单型蔬菜’,为乡村振兴、农民增收带来好‘钱’景。”张发涛说。